•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临床医学论文的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法与论文
  • 临床医学核心期刊目录(国家医学核心期刊目录
  • 论文后面的致谢怎么写
  • 滨医附院在“中国好医工”中国优秀临床工程团
  • 中国医疗团队临床研究解答世界性脑卒中难题

通知公告

  • 《中国临床医学》投稿方式
  • 《中国临床医学》期刊栏目设置
  • 中国临床医学版面费是多少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医疗团队临床研究解答世界性脑卒中难题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5日 00:51:16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胡伟介绍,在所有类型的脑卒中当中,后循环卒中约占五分之一,其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形成的后循环梗死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相比,预后往往更差,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更高。但

  胡伟介绍,在所有类型的脑卒中当中,后循环卒中约占五分之一,其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形成的后循环梗死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相比,预后往往更差,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更高。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导致的脑卒中患者采用动脉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医学界仍不明确。ATTENTION研究用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取栓治疗组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最佳药物治疗组。这项研究成果为全球的临床医生第一时间制定治疗方案、有效救治患者提供有力证据。

  ATTENTION研究结果证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治疗组的患者90天内到达较好神经功能预后的比例显著优于最佳药物治疗组。在所有次要结局中,取栓治疗组也有显著优势,其中取栓治疗组患者90天内独立生活能力的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获益比均可与前循环血管内治疗相较最佳药物治疗的获益相媲美。

  ATTENTION研究以中国数据,回答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最佳治疗方式这一世界性脑卒中难题,为未来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对中国乃至全球的脑卒中防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社合肥10月13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医疗团队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证明,发病12小时内,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从动脉取栓治疗中获益,且相比较最佳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

  ATTENTION研究共纳入中国国内36家医学中心的340位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到动脉取栓+药物治疗组和最佳药物治疗组。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66.5岁,发病到随机的中位时间约为5小时,在动脉取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1%和34%的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是安徽省内唯一的“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完)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最新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2020》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新增脑卒中人数约394万,死亡人数达219万。

  北京时间10月13日上午,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布这一研究成果。

  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胡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东部战区总医院刘新峰教授牵头发起,针对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ATTENTION研究结果证明的。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网址: http://www.zglcyxzzs.cn/zonghexinwen/2022/1015/774.html

上一篇:齐鲁医院首创急危重症医学“五维一体”卓越人
下一篇:滨医附院在“中国好医工”中国优秀临床工程团

中国临床医学投稿 | 中国临床医学编辑部| 中国临床医学版面费 | 中国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 中国临床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